i_賢·能做事_【回鄉日誌】—第6話_如果你也和我一樣
回家不只是為了自己,也是讓想家的人看到這件事會多一個念頭:對,回來吧!
從高中第一次聽到「學運」這個名詞,對這個世界多了更多的想像,一直到真正走進社會運動是大學二年級,對我這樣的人來說是超奢侈的事,與其說知道自己在做對的事,不如說是鄉愿,因為在小村姑的世界裡,社會之所以不美好,就是缺乏太多信任與原諒,有點天真,即便是資訊爆炸的時代,仍是存在著現實的資訊落差。
過去的自己在被邀請或自主進入的公民活動,經常看的不是議題,而是人,庸碌的生活裡,追隨常常是比完全的思考來的容易一些,在社會運動的過程裡,才發現原來我們在爭取的意識抬頭與去階級化的改變,本身就是一種階級的展現,以為能改變什麼的奮不顧身,卻也因為先天的差異必須得正視「弱勢」存在的本身。
檢視自己的生命歷程,本來就不容易,可是當正視黑暗的時候才懂得抓住恐懼的力道,超級戀家,可是一直沒說出口的是,其實很害怕回家,這是頗為痛苦的為難,從那些歧視的記憶到原生家庭的失落,很害怕親眼看見信仰價值崩壞。
而選舉,是打破像我這種曾經好像沒有資格得到安穩生活的人,一個正視黑暗的機會,既然有一個地方值得奮不顧身,有美好的夥伴、資訊支援強大的戰友,就沒有說不要的理由。再次走回孩時的那片撲鼻陽光伴著稻穀的塵味,想起外公說的米飯,從來不只是米粒而已。
從嘈雜的台北回到家鄉,每一次的路徑,都隱喻著成長的號誌,曾經,回家的路是那麼遠、那麼思念,然而拉縮了公里數,卻又開始惴惴不安,那是失落的預判載體,即使如此,也要在有限的活著裡,做點不是那麼遺憾的嘗試,那機會來了,為什麼不為自己,與那些成就更多人幸福的機會,勇敢一點。
為什麼已經有安逸的位置卻要回來選舉?
因為想要打破因為某種隱喻的優越而離開家鄉的這個可怕的價值觀,找回那個明明知道,有爸媽在的地方,就是家,我就是這麼簡單就長大的孩子,這個幸福是很輕易的知足,如此而已。
如果你也和我一樣,就讓我們一起雲遊歸根吧!
#越夜越美麗
#讓我們一起勇敢
———————
請讓我們預約您的每一個週一、週三及週五,另外,也邀請您將粉絲專頁設為“搶先看”,進一步了解雲林時力的大小事💛
#2018雲林縣議員擬參選人
#第一選區 #斗六莿桐林內 廖郁賢
/政治獻金郵政劃撥專號:22835133
/戶名:107年雲林縣議員擬參選人廖郁賢政治獻金專戶
/以下網址是線上捐款:
https://donate.spgateway.com/yuhsienliao/donate1
#第四選區 #西螺二崙崙背 鍾政翰
/政治獻金郵政劃撥專號:22833567
/戶名:107年雲林縣議員擬參選人鍾政翰政治獻金專戶
/以下網址是線上捐款:
https://donate.spgateway.com/chungchenghan/4yunlin
#時代力量在雲林
/免費法律諮詢預約:https://goo.gl/3dTMr2
/選舉志工招募:http://bit.ly/2IxFnG7